景美集應廟

By 河小編 - 2月 02, 2018

集應廟

在講景美集應廟怎麼出現之前,河小編要先介紹一下,那個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唐朝安史之亂。

因為,沒有安史之亂,也許集應廟就不會出現在台灣?!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8世紀中期的唐朝,安祿山與史思明發起對抗楊貴妃她老公唐玄宗的安史之亂時,武將張巡與太守許遠死守睢陽城(睢音同雖、sui),兩人忠肝義膽、壯烈犧牲,保住江淮穀倉免於淪陷,確保了大唐江山,之後民間便建廟奉祀張巡與許遠,名為「雙忠廟」,而民間則稱張巡是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偶爾,也有兩者稱號互換位子的情況,大概是避免換了位子就換腦袋的情況,真是比現代企業體制還先進呢......(大誤)

至於這兩位的別名「尪公」,則是當時民間感念,所以稱為恩公,後轉音為尪公(或為翁公、紅公、安公)。

而這兩位尪公,又是如何飄洋過海來台灣的呢?

依然要從唐朝說起,因為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全國上下陷入政治危機,一直到唐末黃巢之亂,當時有高、林、張三姓族人,由以前唐朝首都叫長安,現在叫西安的隔壁河南光州,一同往南遷徙至福建安溪。

在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媲美如今Keroro軍曹,具備「集體感應」的共鳴技能,感應到隨行神明尪公的指引與保佑,一路平安抵達目的地,於是眾人便在福建安溪建廟,恭奉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

因為有集體感應的共同經歷,便將這座廟取名為「集應廟」。

18世紀初,康熙末年,高、林、張三姓族人因在安溪地區生活困頓,決定渡海來台發展,而且比照先祖隨身攜帶了尪公,順利平安到達台灣後,便在台灣建廟恭奉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

19世紀中葉,清朝咸豐三年時,在現今萬華艋岬發生「頂下郊拼」,簡單說,就跟電影裡演的一樣,為了搶地盤而激烈械鬥,只不過比電影裡的時間早了約130年。

當時情勢嚴峻、草木皆兵,高、林、張三姓家族,決議分家避禍,取出三個聖物,不是哈利波特的死神聖物,而是代表集應廟的尪公聖像、尪公他老婆夫人媽聖像和廟中香爐,然後抽籤分配,各家抽中的聖物便各自帶走以再建集應廟,而廟中缺乏的其他神像,則另請藝師雕塑。

猜猜看高、林、張各抽到什麼?

高姓家族抽得尪公聖像,建立了今日在景美市場內的景美集應廟;林姓家族抽得夫人媽聖像,建立了今日在武功國小附近的萬隆集應廟;張姓家族則是抽得香爐,建立了今日在木柵國中對面的木柵集應廟。

七年後,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高姓家族在景美竹圍,現今景美國小操場旁建置景美集應廟,但因為風水不好,又一個七年後,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遷於現在這個廟址,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

所以現在用Google搜尋「集應廟」,會跑出許多地址不同的集應廟出來,可不要以為Google錯亂,或集應廟有影分身術,而是這些集應廟皆正港幾百年前同一家喔!



資料來源: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台灣大百科全書棱鏡景美集應廟訪談記錄彙整文山區公所景美集應廟全球資訊網

  • Share: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